盱眙萬隆生態龍蝦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地 址:江蘇省盱眙縣盱城鎮趙崗村林莊組
郵 編:211700
電 話:0517-88288885 88288886
免費咨詢熱線:400-8949678
微信公眾號:萬隆生態龍蝦
微信技術支持:15345200000
網址:www.myofiz.com
凡事有“利”必有“害”。
無數的生產實踐證明,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利”與“害”,如何在小龍蝦養殖技術中掌握“利”與“害”分寸,做好“利”與“害”的平衡至關重要,首先要求我們對事物的“利”與“害”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利”與“害”之間的關系。
看點1
一、池塘底部淤泥的“利”與“害”
龍蝦養殖過程中,隨著養殖時間的增長,池塘逐步老化,小龍蝦的排泄物、未攝食完的殘餌、各種生物死亡留下的有機物等不斷堆積,超過水體自身的自凈能力,這些有機物難以及時充分有效分解,積累在池塘底部,形成淤泥。
說起池塘底部淤泥對水產養殖的危害,我們都深有感觸,淤泥增加耗氧量,易使底部造成缺氧,同時也是各種有毒有害的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各種寄生蟲蓄積的倉庫。市場上由此而產生許多針對淤泥調節的產品——底質改良劑,但大多數使用的效果并不明顯。
事實上,池塘底部淤泥在龍蝦養殖中是大害,但同時它里面又包含了各種有機質和礦物元素這些物質又是水體中各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底部淤泥的危害方式主要是在夜間大面積釋放,對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不好控制,然而白天釋放,有充足的溶氧進行分解,就不會產生危害。
根據這種情況,如果在養殖小龍蝦的生產季節,提高水體活性,提升整體池塘的生態系統運轉效率,從而使池塘的有機污染物快速分解,讓富余氨氮大部分以營養源的形式被藻類吸收轉化而再利用,相當于變廢為寶。也可每半月進行一次拖底翻動淤泥的作業,將淤泥中蓄積有毒有害物質在白天釋放出來,充分接觸氧氣而氧化分解,同時有利于將淤泥中的各種營養元素釋放出來,供水體中各種微生物和藻類及時利用,起到施肥培養水質的作用,同時在拖底翻泥的過程中,潑灑一些增氧劑類或底質改良劑的調水產品,會產生較好的效果。
看點2
二、抗生素在河蟹養殖上的“利”與“害”
近年來,隨著規?;?、集約化、商品化養殖模式的逐步普及,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的細菌性疾病爆發幾率越來越高,許多諸如爛鰓、腸炎、黑爪等疾病除了水體消毒以外,通常還大量使用抗生素拌料內服,以達到內外結合的治病效果??股匾环矫娲_實起到了殺菌消毒,防控疾病的效果,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比如耐藥性、增加肝臟負擔、殘留大等,
小龍蝦的許多細菌性疾病都是通過直接或間接地感染細菌、真菌等引起的,如爛鰓、腸炎、水腫,魚類的水霉、蝦類的爛肢病等。利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殺滅這些致病微生物,特別是對于一些爆發性的疾病,能夠有效地緩解和預防,這也導致抗生素的大量濫用。
適量的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改善水生動物的腸道狀況,如使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腸道的有效吸收面積增加等,提高水產動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抗生素的使用能減少小龍蝦對維生素、氨基酸以及礦物質的需求。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節約維生素B1、B2、B6、煙酸、生物素等營養成分。
然而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能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使得小龍蝦產生耐藥性,導致抗生素的劑量越用越大,成本也增加。肝臟在動物體內起著轉化和分解的作用,抗生素的頻繁使用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導致小龍蝦中后期肝臟發白、糜爛,從而引發一系列肝臟問題。
通常情況下抗生素進入小龍蝦體內后會排除,只有少量殘留 ,但如果小龍蝦體質較差,內分泌系統失衡,加上經常大量服用,則會導致抗生素大量在體內蓄積,影響龍蝦產業的生態發展。
水體中含有大量有益生物菌,如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這些菌群起著調節凈化水質的作用,同時河蟹腸道內也有相應數量的消化菌類,而大量長期服用抗生素會對這些有益微生物造成一定影響,抑制和殺滅部分有益菌,使得水體中機體內菌群失衡。
看點3
三、肥水的“利”與“害”
肥水有“利”與“害”,是一把雙刃劍,管理得好會助你養蝦成功,管理不好會害你失敗。只有了解肥水利弊才能揚長避短,才能掌控水質、甚至超過15mg/L,所以藻類生長良好的水質白天是不會缺氧的。白天開增氧機的作用并不是為了增氧,而是使到水體上下對流,溶解氧分布均勻,同時水體的緩緩流動是為了營造類似天然海水的環境,有利于蝦的生長,再者白天開增氧機也有利于藻類繁殖及水質穩定。
藻類有很強的自凈能力。藻類一方面能夠絡合水體的懸浮物,使水質清爽潔凈,藻類生長良好的水體飼料臺是非常干凈的,看不見任何污泥,凡是飼料臺看見污泥都說明藻類已經有問題,說明溶解氧不充足。另一方面藻類能夠吸收、氧化、絡合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是Z經濟的解毒劑,肥水勝過一切解毒藥物,肥水放苗既可以免放解毒藥物又能夠顯著提高成活率。
肥水能夠穩定水質。由于藻類在水體物質循環當中扮演著供氧、吸收、絡合的重要角色,所以生長良好的藻類對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有顯著的緩沖、降解作用,能夠有效避免水質指標大起大落。
肥水可以為小龍蝦提供隱蔽場所。由于蝦要經常脫殼,特別需要安全的環境,過于清澈透明的水體是不適宜的。肥水不但能夠增加混濁度,而且透明度的降低又能夠防御敵害,減弱太陽輻射,減緩水溫度變化,這些對于蝦的安全與棲息都是至關重要的。
能夠提供天然餌料。由于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利用太陽的光和熱進行光合作用,為小龍蝦提供天然餌料,這對于蝦的健康生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肥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肥水增加晚上耗氧量,容易造成晚上缺氧。由于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光合作用,具有植物的屬性,而凡是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都具有白天產氧晚上耗氧的特點,所以肥水比不肥水的水體晚上更容易缺氧,白天藻類越濃晚上越容易缺氧。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長期保持較濃的水體,較低的透明度,較高的PH值,晚上就會長期處于缺氧或亞缺氧狀態,蝦遲早都會出問題。
藻類個體很小,單個藻類眼睛是看不到的,肥水所產生藻類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生長中的藻類對水質具有顯著的凈化作用,另一方面老化死亡的藻類又是水質Z大的污染源。大量死藻不但嚴重污染蝦塘底質和水質,而且細菌分解死藻需要消耗大量氧氣,造成溶解氧急劇下降,導致小龍蝦發病死亡。
肥水容易變化,造成應激。由于藻類生長與天氣、肥料、增氧等因素密切相關,所以藻類每天都會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包括向好的方面變化和向壞的方面變化,所謂壞的變化是指水色太濃或太淡,透明度太低或太高,pH值超過9.0或低于7.6,以及藻類大量老化死亡。這些壞的變化雖然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但Z終都是造成溶解氧降低,造成應激,導致底質、水質惡化,Z后導致小龍蝦發病死亡。
如果弄懂了肥水原理,弄清楚了肥水的利弊,那么趨利避害就容易了。
首先建立優良的水色及穩定的藻相。藻類有兩個特點:一是首次肥水的水色一般都是優良水色,不良水色一般都是發生在養蝦的中后期,即使Z早出現也是在投放龍蝦種苗之后,放蝦苗之前是很少出現不良水色的。二是施肥次數越多,肥水時間越長,培育出來的藻相越穩定,而穩定的藻相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變,包括消毒及中小程度的惡劣天氣也很難改變。所以我們只要按照這兩點來肥水,就能夠獲得好水色和穩定藻相。
看點4
四、小龍蝦養殖沒有模式只有系統
小龍蝦養殖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工作都只是這個系統工程的一個方面,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再好的水色也不能代替消毒,也不能代替其它。小龍蝦養殖沒有捷徑,只有老老實實按照常規來操作,只有認認真真把小龍蝦苗種質量、塘口條件、季節天氣、肥水、消毒、蝦病防治、增氧、營養、抗應激等方面都兼顧都做到位,我們應該對每個環節都有個理性的判斷和分析,切勿盲目跟風,認真做到趨利避害,化害為利,小龍蝦養殖才能成功。